别吝啬这一秒钟

有些人的随意,几乎到了漠然的地步,但是我依旧很不乐意接受这种随意。

比如写几个字,如果花不到0.1秒钟的时间写下标点符号,花1秒钟留意换行,花不到10秒钟的时间整理文档格式,举手之劳,便可带来更高的印象分,为何都做不了呢?

当一篇格式糟糕的总结发过来,第一次,我会动手调整格式,第二次、第三次,也会动手去调整,但是已经觉得有点厌烦了,第四次还这么乱七八糟的东西过来,我不会再去整理,直接在心里先扣分再评价。就像每个邮件列表都有自己的发文规范,如果有的用HTML,有的纯文本,有的签名在上,有的签名在下,那显然只是一帮乌合之众。一个公司,如果对外的邮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模板,很显然,它的内部管理肯定很不规范。

每个人都知道“细节决定成败”,但是每个人不懂得细节如何决定成败。

Posted in 工作 | Comments Off on 别吝啬这一秒钟

一个人的承诺能持续多久

刚刚写了点文字《别说那最后一句》,却发现了一个我们在交往中更值得引起关注,甚至可以说引起警惕的现象。

写在这里的文字,首先是给自己看,然后是给另一个人,再是给陌生的或不陌生的过客看。如果违背了这个原则,那这小站的存在便失去意义。

彼端人在彼端,通过文字的对话,可以拉近不少的一段距离。虽然都不是圣人,但是对于一些小事,应该还是能够坚持的。

建立这个站点的初衷,便是一个说心里话的平台,让对方知道自己的心里所想所念。如果有一天,不再说心里话了,或者心里想说的不想写在这里了,或者心里的想法不想让对方知道了,那它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。

人总是习惯性的趋利,我们知道对方能看到这里所写的文字,于是就写一些无关痛痒的,或者对自己,或者对对方,或者对双方,都有好处的言语,显然,违背了小站建立的宗旨。

亲爱的Left,我们的人生只剩下一半,在这短短的路途中,一起将这小小的奢求坚持下去吧。

Posted in 生活 | 1 Comment

方山

上回曾不自量力的以为可以徒步上山的,这回才真正见识了。

虽然他一直说上了山顶,会觉得很壮观,嘿。可是我还是没有那种感触,因为根本不知道哪里算山顶,嘿,真的都是差不多高度的平坡。

P6070035

以那安详的狮子作为参照物,才知道我们确实在山顶,嘿。

不过他确实是个不太专业的导游,转来转去,腿都快细了的时候,才发现了好风景。
P6070041

可是竟然没有两个湖的全景,嘿,我也不是专业摄影嘛。但是当时似乎风很大,还似乎要下雨,路上经过的途中看到的乱石,让我觉得这地方没有太保险的安全保障呢,嘿,加上游人又少,还是抓紧撤退吧。还有很多路要赶呢。
走之前再来一张,很安静的湖,很享受的感觉吧:)
P6070043

这里的景,已经没有力气和时间去亲历了,这就留给下次如果有兴致的时候再去吧:)
P6070049
不过下山的路口遇到一堆上海人,才刚上山,还问需要多少时间到山顶,我说要2个小时,嘿。不知道他们有没有机会看到这风景呢,嘿。

最后来张参照对比,应该是同一个塔吧,嘿。其实我也还迷糊呢
P6070047

P6070016

恩,终于基本完成一篇游记,嘿。

Posted in 旅行 | Comments Off on 方山

别说那最后一句

很多年前看到的一篇心理学文章,现在只记得精髓,大致意思就是,人在试图平息矛盾时,说了大段显示自己气量的话后,往往在最后一句时露出马脚。在写文章时,也常常如此。

比如我们原先不满一个人的做法(人无完人,事实上我们经常对他人不满),但后来发现对方似乎比自己更有理,或者仅仅只是出于停息争端的目的,于是做出妥协,但是最后一句结尾,往往是“如果你实在要……我也没办法”、“但是你如果再……我也不会委曲求全的”、“这么点小事,我就让你一下好了”……这事实上在向对方传递一个信息,我更有理,我做的选择更站得住脚,我对自己更优先照顾,这就立马否定了之前的所有言语。

有时候,两个人为一件小事试图辩个是非时,一方虽然态度很好的认错,但如果最后突然来了这么一句,虽然另一方可能试图忽略这末尾的一句,但影响已经不可挽回,会立刻认为对方依旧死不悔改。

每个人都会为自己争取最好的结果,但是如果是道歉,就得诚恳,不要一边道歉或者认错,一边却感觉自己吃亏并试图挽回些什么。挽回面子并无不可,但选错了时机。稍微分析一下就可以知道,这里面其实有两部分内容:认错的部分,和挽回利益(包括心理优势)的部分。如果将这两部分分开,认错就诚恳的认错,认完错后再单独地去挽回自己并不认为是错误的那部分,或许效果会更好。

凡人与伟人的另一区别就在于,行为上认错的同时态度上死不认错……

Posted in 生活 | 1 Comment

千里扛猪槽,喂谁?

突然觉得自己这么认真,仔细,似乎没什么意义?都不知道为了谁?

去年似乎是拍脑袋给各位评级的,领导说这样不够,要用数据说话。可是让我给每个人评分,又不是那么客观,可是除了我,似乎没有人觉得这项工作有意义,那我又是为了什么呢?

突然觉得一切都没有意义

Posted in 工作 | 1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