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作总是一件接一件,什么时候能享受悠闲的工作时光呢?遥遥无期,呵呵
天堂有王
记得一位朋友曾在QQ上的签名:宁可地狱为王,不愿天堂为奴。在自由的选择上,每个独立的人都是一致的。人之所以能独立,就在于具有独立意志,具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和能力。一个依附者是不能算是完整的人的。一个被选择机会所左右的人,也不能算是完整的人,至少在人格上不算完整。人生道路上,总是存在太多的选择,一个岔路走错了,人生方向就变了。所以不管是冲动还是盲目,都不算是一种自主选择,被情欲所制,更不是。想成为一个独立的人,何其难。
人总是被经验所指引,性情和认知在经历过后总是显得面目全非。在遇到一个新的人,我们总是拿以往的认知来衡量,来定性,仿佛人真的是从工厂里的模子里走出来的,只是加了少许几个随机变量所以与众不同。我们不是在接受个性,而是在尝试发掘与自己相同的那一点点共性。我们一旦发掘到了引起共鸣的因素就沾沾自喜,以为觅到了知音。却不知那点共鸣的因素,却是抽去了灵魂的骨头,是每个人都有的。于是以为认识了一个人,却依然陌生。大家都只是在欣赏彼此的着装而已。
人,其实和池塘里的水没什么两样,遇风则皱,遇雨则起涟漪,虽然变化多端,实际则在计算之中。我想要什么样的果,给出相应的因即可。走在路上,不管步伐稳健也好,步履轻盈也好,还是跳跃着前进,如果前方只有一条路,那总是往前走的。心情不同,方式不同,目标却是相同的。
是以,天堂有奴,我既是奴。
是以,天堂有王,我即是王。
如果没有目标,就向上走
一上班就想来写的,可是一直没有空,看来工作总是那么充实的啊,呵呵
突然一下子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写,要从痛苦开始写么?那样是不是重温一次痛苦呢?呵呵
在上天竺,细细看了那些刻在牌匾上的字,突然就很有感触。靠在庙门口那个小狮子上,闭着眼,似乎什么都没想,呆够了就离去。
天气出奇的好,心情却很糟。从出口离开后就想徒步走走,去从未去过的地方转转,因为有大把的时间让我消遣。
看山坡上下来一对老夫妻,便打听是否能上山,得到肯定后就选择了那条路。那位老妇善意的笑容让我的心情突然就好了一些,呵呵。走在山路上,突然就想回忆一下十年的历程,可是思绪似乎不是那么好控制,还是会禁不住的去想,为什么本来计划是两个人烧香的,一下子就变成了一个人的旅行,为什么计划了半天,这么轻易就会被破坏呢?突然觉得很多事情都是这样,建立起来是辛辛苦苦,一步一个脚印的,摧毁起来却是那么容易。包括老爸的股票,嘿嘿。大半年赚的在一次大跌就全部回去了,呵呵。人生中果然很多事情都是相通的。
没想到,走了没多久,步道上全都是积雪,而且开始滑,不得不开始寻找些支持物才更有安全感,那一刹那什么都不想了,只想要安全的爬上去,呵呵。原来这也是排解痛苦的一个好方法,不虚此行啊。
路上横七竖八的树枝和分叉,不过总算安全上了顶。正好遇到下山的人,问我是否有摔跤,我说没有,他说那就好,然后就带领众人下山,呵呵。在山上,看到了详细的指示牌,看看最远的也就75分钟路程,我想今天下午会是一个很充实的下午:)在那里小坐了一会儿,打开手机又看到两条新信息,没有犹豫的回给了他。那时心情已经平静了许多。
选择了一条自己感兴趣的路,就开始走了。感觉轻松了很多,路上会时而不时遇到来人或去人,感觉每个人似乎都是很开心,很放松的样子,是不是爬山的感觉都是这样?呵呵。脑子里似乎没有停止过思考,但是已经不是作为一种折磨,而是一种分析和研究?呵呵,具体内容现在已经想不起来了。在一个空旷的风口上,前后看到的都是层层的茶山和掺杂的白雪,突然就想到金三顺在汉拿山的感觉,禁不住喊了两嗓子,嘿嘿,这似乎是我第一次这样发泄?呵呵。
在一个叉路口,没有看到指示牌,而看到前面四五个人选择了一条小路,也没多想就跟了上去。没想到没走多远,听见前面的人说:看,那就是野猪脚印,另一个人说:终于找到了,便停下来,吓得我立刻调头往回走,呵呵,虽然不知道他们到底是探险者还是找野猪的人,但是还是庆幸自己快速选择回头路,呵呵。虽然旅行中我很不喜欢走回头路,但是确实错误的路线,及时调头是最明智的做法,呵呵。
回到步道上,一切都安全了,呵呵,因为行人多的地方应该不会有野猪的。也不知走了多远,也不知道自己走在杭州的哪个地方,似乎根本就不需要考虑,在**山的地方停下休息,突然发现手机几乎没有信号,努力的换了几个方向,把想发的信息发了过去,虽然还是有点介意竟然要我主动发信息问他,但是似乎也没那么介怀。虽然看到他说在车站,知道他仁义尽至的把她送到车站,心里还是有点醋味,呵呵。但是在山上,这么好的环境,不应该想那些不开心的事情,呵呵。
再走似乎选择的是一条下山路了,虽然似乎还没想下山,但是或许已经想回去了吧,呵呵。当听到远处的公交车报站的声音,突然觉得回到地面就没了那好心情,但是还是要回来的,不是么?走到山下,穿过村庄,一看已经到了九溪,虽然知道会这么远,还是有点诧异自己走了这么远,呵呵。
已经想好要见他,开开心心的,不开心的事情都放后面去,呵呵。顺其自然不是很好么,想在一起的时候就在一起,何必想那么多不该让自己不开心的事情。路上公交车爆挤,我在自己的角落里,安静的看路边的风景。今天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杭州,我想或许杭州也是适合我的,呵呵。
旅行到此结束,呵呵,剩下的,目前没时间写了,要写也得换主题了:)
剩女
第一次从一个熟识的人口中听到“剩女”两字,而且这个人还是曾经的班花,才貌双全的俏丽佳人。
我准备灌输我的理论,然而开了个头就刹住了。我一向认为,上帝创造女子不是为了让她孤独一身的,应该被爱,被怜惜,被照顾,所以不论是谁,都应有属于自己的一半。但是现实中,我们很少这样赤裸裸地看待人本身,视线被华丽的衣裳和其他非常物质性的外在的东西给阻挡了,看不到人需要另一个人的原始的需求,这个需求就是感情。有时候,甚至会彷徨疑惑,我们看中的真是层层外衣下紧裹的那颗炽热的心吗?
现代人的爱情不是必需品,因而变得可有可无。在快节奏的生活里,效率取代了一切。我们量化了爱情,而不是抽丝剥茧地审视自己真实的内心情感,因为那太没有效率了。没有效率就是不够现实,就像没有数学就不成科学。恋爱就是方程式,知道数个变量即可知道必然的结果。想起上次,这个漂亮的OL曾说的,上海女人需要能够货币化的礼物,比如车子、戒指,甚至商场的购物券。
上帝在创造女子的同时,也创造了属于她的男子,只是需要寻觅,需要邂逅的机缘。我们的人生有了基本的固定的模式,最主要的活动场所就是学校和单位。学校里不谈。在外企,同事就是同事,除了工作关系不会牵扯到任何其他私人的事情。同事很少有下班后聚会的,工作和生活区分得很清晰。然而在中国,那些本地化比较成功的外企则模糊了这种界限,在土生土长的民企里面,工作关系和私人关系已是紧密联系在一起了。其实,所谓的工作和生活,又何尝不是另一层壳。
蓦然回首,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。
家
坐在回家的车上,看窗外景色变换,依稀回到数年前。
我本应是一个非常恋家的人,从小也没离家多远。只是世事无常,人的想法也总是离奇,喜欢一个地方,却往往强迫自己离开。也许多年的独立生活,不知不觉已经离家乡越来越远了。所以每次回到老家,仿佛回到母亲的怀抱,但是又拼命挣脱这个怀抱。孩子总要断乳,游子却不一定返乡。
在杭州四年后的那天,踏上另外一个陌生的城市时,才知道自己有多么留恋这个城市,这个已经渐渐融入的城市。主要是心境,每个城市都会给人带来不同的心境。感应到了,就可留住不安分的脚步了。如果有一天再次离开,不知道会否产生曾经的迷恋和忧伤,不知是否会回忆在这个城市里发生的每一个故事。人生就是一个个插曲,每一段都可决定整首曲子的好坏。数年后的今天,耳中还在回响那个办公室里思乡的歌曲,那是第一次站在独立人生旅途上的思乡曲啊!
曾几何时,给自己安个家的念头竟如此强烈。慌乱的脚步在那一刻仿佛凝止,浑身血液就洒在这块土地上了。回家吧,回家吧,妈妈在唤儿回家。那时的儿,走得辛酸,不忍回家。他不是无情,不是不念家,只是,没人可以分担他的忧愁。他越是爱这个家,就越是需要离开这个家。
那些该死的日子,终于离去;那些疯狂的画面,也终于烟消云散了。
生活,可以重新开始吗?上帝永远只给人一次选择的机会,然而人总是贪得无厌,机会多时,便成倚仗,放弃那多余的本不属于自己的机会,便以为做出了大牺牲了。人总是忘记源头,忘记自己来的地方。
人,忘记了来处,就是忘记了自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