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uthor Archives: Left

心生厌烦

莫名的厌恶目前的状况,虽然是自己一步步的选择,权衡,但比起第一个三年的历程与成果,这个三年真的有点入不敷出。 接触了太多的人和事,看到了再高位的人也有自己不能突破的瓶颈,面对现实的无力感。 无论如何,尽力就好。 18年,应该是我的转折年吧,不惑之年。

Posted in 工作 | Comments Off on 心生厌烦

内向的人:深思而非害羞

身为一个内向的人,我和很多人一样更喜欢沉浸在自己思想的内部世界,而非外在的社交世界。与此相反,我们性格的对立面——那些外向的人——更喜欢与人闲聊、参加各种社交生活,因为这些活动能够振奋他们的心情。显然,这些人已经对孤独厌烦了。 人们经常把内向和害羞混淆起来,然而内向的人并不意味着会在社交场合沉默不语或者感到不自在。内向的人并不是拒绝参加社交活动,反而是因为活动太多而不知所措。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内向的人在派对进行一个小时后就准备离开了,而外向的人随着夜色越浓越有精力。外向的人习惯一边思考一边说;内向的人则倾向于更加慢节奏的互动,因为他们要为思考留下空间。所以,头脑风暴是不适合内向的人的,电子邮件才适合。 就像没有两个相同的人,文化也有不同的风格。 美国和芬兰研究沟通风格的学者报告说:“在一个重视言谈的文化中,保持沉默显然会成为问题。”一个人的知觉能力往往体现在他的语言行为上。一个内向的人在团体活动中可能看起来沉默,然后事实上他正以自己的方式积极地参与着:倾听讨论的话题、反复思考别人和自己的观点、等待一个合适的开口机会。 内向的人并不像他们看上去那样温文尔雅。如果别人的言行侵犯或者诋毁了自己精神上的舒适区,他们也会怒火中烧,甚至猛烈抨击。当你与内向的同伴相处时,有一些情绪按钮是不能触碰的。 一个内向的人经常会听到“你为什么不喜欢派对?难道你不喜欢这些人吗?”等评论。通常情况下,我们对别人的喜欢只不过更细致一些,我们只喜欢他们的某些方面。 不要要求一个内向的人立刻给你回复,外向的人总认为我们知道答案,只是不告诉他们。他们不明白我们需要时间来构想一个问题,并且在想法成熟以前,我们通常不会发表意见。 如果某个内向的人准备开口了,记住不要打断他,而要仔细倾听。对内向的人来说,被忽视真的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。内向的人不太可能重复自己说过的话,因为他们担心也会重复同样的错误,所以不愿承担这种风险。 最后,内向者的生活和领导教练贝丝•比洛向我们阐明了最重要的一点,“我们讨厌人们告诉我们如何变得更外向,就好像那是我们渴望的状态一样。”许多内向的人都很喜欢他们目前的状态。如果你不喜欢,那是你的问题。 劳瑞•海尔格(Laurie Helgoe)  

Posted in 情感 | Comments Off on 内向的人:深思而非害羞

坐在这个位置上的最后半天

半年前还没计划会搬走,但变化说来就来,决定说做就做了。 这个位置,可能确实不是个好地方,三盆发财树相继死去,刚来的时候找人帮忙定位置,结果没料干活的人得癌,说没就没了。 回到最初开始的地方,不知对于团队是否有崭新的开始,但起码环境是有改善的,接下来就看人了,大家是否真能齐心协力。 招聘广告时而不时也去看看,就像自己招人一样,坚持不懈的,总会看到一两个合适的人。 两个人的团队可能无法平衡,但三个人的团队还真是难组,不知道老大这次会如何抉择,但确实关乎命运了吧。 对自己个人来说,肯定是利大于弊,节约了在路上的时间,就可以更多的陪伴菡菡,以及做自己想做的事。

Posted in 工作 | Comments Off on 坐在这个位置上的最后半天

我还是适合倾吐型的

其实回过头想,只是绿豆大的一点事情,坏就坏在自己不断的琢磨,不断地放大,来折磨自己,然后就没谱了。 每个人都有自己想要的活法,你羡慕可以追随或者旁观,也可以不置可否的笑笑而过,毕竟每个人的鞋真正适合与否,只有自己知道。 十年前的旧地重游,感觉已经全然不同,不过那种闽南气息还是让人喜欢不起来,但作为游客还是可以给好评的。 亲密关系这本书,真是一本很好的辅导书,帮助自己剖析自己,但最终是否能走出来,还是要靠自己。 今年的旅行真的是小而美的,国清寺是带着情绪去的,苏州和厦门都是故地重游,却有了不一样的感受,嵊泗虽然内容不多,但看到菡菡那酸爽的感觉,也就值了,代价是回来掉了两个礼拜的皮,还有一次亲子游,让我更充满信心的和菡菡一起走好后面的路。 我以为我不喜欢闷骚男,但发现还真有点脱不开,那就继续努力经营吧。 遇见更好的自己:)

Posted in 情感 | Comments Off on 我还是适合倾吐型的

孰是孰非

人生遇到的很多事,其实都没有对错,在某人身上不对,换个场景可能又是对的了。 不知道这个管理风格迥异的人,最后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,不过我已经开始给自己找退路,或者说适合退休前的最后一份职业或事业吧。 其实还是挺羡慕老妈的,起码在家庭情况不富裕的情况下,作为大学生的老爸,会选择做个小生意,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吧。但迈出第一步的结果就是,家庭的基本开支是衣食无忧的吧,还能帮妹妹解决了好几年的生计问题。 人生几十年,说长不长,说短也不短,但应该没有哪个人是真的会平平淡淡、无风无浪的过一生的,只不过在当前看起来是天大的事,过了多少年以后会觉得其实也没啥,人就这样慢慢老了吧。 为了50岁时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,继续努力吧。

Posted in 工作 | Comments Off on 孰是孰非